close
中式線裝書的綁法有許多變化,這回製作的是『宋本式綴訂法』與『麻葉式綴訂法』。
『宋本式綴訂法』,是中式線裝書裡最基本且較簡單的方式,又稱『四針眼法』、『四目綴訂法』。
其他中式線裝書的縫製皆以此為基礎做各種變化。
做中式線裝比精裝書簡單許多,A4紙對折,想好封面及繡線的顏色,很快就可以完成。
精裝書的"工"則比較多,也比較花時間。
只是沒想到卻在包書角的部份弄了很久......
中式線裝書的書背內頁上下兩端都要包上書角,具保護作用。
包書角的方式看起來好像不難,不過,手拙的我卻花了不少時間才弄好。
剛好手邊有一些柳染紙,在想......用美美的柳染紙,綁一本中式線裝書應該也會很不錯吧。
來試一下『麻葉式綴訂法』。
『麻葉式綴訂法』,以其綴線分佈形狀如葉脈狀而得名,每個麻葉由三個針眼組成,又稱『九針眼法』。
其實『麻葉式綴訂法』是建立在『康熙式綴訂法』基礎之上,再進行裝幀美化,不過,我是先做『麻葉式』,『康熙式』就等下次再來介紹吧。
不規則色染及線條、紫色的漸層繡線,加上『麻葉式』的縫法,很喜歡這樣的搭配。
正反兩面都各有不同的感覺......
只是書角一樣包很久.....
小魚備忘碎碎念:
『宋本式』:封面為棉絮紙,繡線長度約為天地的四倍以上,開始時由第一針眼內頁中間往下縫製,再繞回第一針眼,線頭以棉紙(我是用隱形膠帶)貼住,固定在內頁內側。
『麻葉式』:封面為柳染紙,蝴蝶頁為星光紙,繡線長度約為天地的五點五倍以上。
中式線裝書正反面的走線需一致,最後一樣會回到第一針眼,在此打結收線。
以上皆為A5尺寸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