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第三天一大早到天祥遊客服務站,了解一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一些相關資訊,服務人員介紹我們可以先去較平緩易行的砂卡礑步道。

天祥管理站.jpg

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往西穿過砂卡礑隧道,步道入口就在隧道口右側的砂卡礑橋橋頭。

IMG_3555.JPG

車輛可通過砂卡礑橋,置於停車場,再步行回到步道口。
砂卡礑橋

IMG_3461.JPG

本來以為人應該不會很多,結果停車位竟然滿了,開進去以後發現停車場並不大,我們先下車去走步道,Jack在車上等,看看能否等到車位。

IMG_3560.JPG

砂卡礑步道入口。

IMG_3457.JPG

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日本人所建,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。1940年,日本政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,在溪畔建水壩,並開鑿輸水隧道,引立霧 溪水至發電廠發電,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,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,將水輸送至發電廠。此外,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,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 水壩,先將水引至發電廠,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,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。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,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,加強沿線安全 設施、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。

IMG_3550.JPG

因為走去之後,還得原路走回,帶著兩個小朋友怕到時要我們抱就麻煩大了,所以預計走1.5公里就返回。

IMG_3460.JPG

IMG_3486.JPG

快要到我們的預定目標五間屋了。

IMG_3495.JPG

這是花蓮有名的山蘇,幾乎每餐都可以吃到,滿嫰滿好吃的。

IMG_3496.JPG

來到五間屋的販售區,買了幾根香腸充飢,很特別的是香腸外會包一片山蘇,香腸吃起來沒那麼油膩,整個清爽可口許多。

這裡屬於斯維奇部落,剛好是1.5公里左右,也剛好接近中午,是該往回走的時候。

IMG_3522.JPG

IMG_3528.JPG

IMG_3532.JPG

IMG_3540.JPG

這是從砂卡礑橋上拍的砂卡礑步道,底下是砂卡礑溪。

IMG_3558.JPG

這也是從砂卡礑橋上拍的另一邊景色,這吊橋不知往何處。

IMG_3562.JPG

離開砂卡礑步道後,往天祥方向開去。

這裡是燕子口步道的入口處,我們沒有下去走,只是在這裡拍照留影。

燕子口步道.JPG

IMG_3569.JPG

IMG_3571.JPG IMG_3573.JPG

IMG_3576.JPG

然後來到長春祠。

長春祠位於花蓮縣秀林鄉之太魯閣國公園區內,距離太魯閣口2.3公里處,係為了奉祀當年闢建台八線中橫公路 的施工過程中,不幸因公殉職的212位榮民靈位。由於中橫公路工程艱鉅,時有傷亡,當時的台灣省公路局為了告慰英靈,於是在1958年,擇定公路對岸的湧泉水瀑上方築祠。

IMG_3597.JPG

長春祠,為唐式風格建築依地勢嵌入山壁間,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,形成一道飛瀑。如同一幅秀麗的國畫圖像。

IMG_3600.JPG

東西橫貫公路的牌樓,公公說要停下來和牌樓合影

IMG_3605.JPG

接著往我們的下一個行程。

 

部份文字來源:太魯閣國家公園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水瓶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